“同样是每月存500 令吉,储蓄和基金定投的收益会有什么不同么?”、“银行毕竟还会保本,基金定投说不定还会赔本,我为什么要去基金定投呢?
这是很多理财人士心中的疑问。说白了,就是为什么要把银行的储蓄挪到基金来?
理由一 负利率杀伤力
我们把钱存到银行的目的是什么?很简单,就是让钱保险。可是什么才叫保险?很多人却没有思考过。
没错,银行的定期存款是一种保本增值的金融工具,定期存款的种类很多:个人存款、零存整取、定活两便、整存整取、存本取息。这些定期存款都是有不同规则的,而且收益也各不相同。
其中的零存整取和基金定投的方式有所相似,都是在每月固定时间,存入固定金额的投资。(基金定投也可每季每年存入)。
但是,把钱存到银行事实上也是有风险的。
因为,银行给我们的利率,叫做名义利率,用这个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才能得到实际利率。当这个实际利率是负数的时候,就是负利率状态。通俗地说,就是我们存进银行的钱,只能拿到极少的利息,不能抵消物价通胀作用,反而造成存款的损失。
我们算一笔账。假如说银行存款1 年期的利率为2.25% ,那么在通胀(CPI) 为3%的情况下,1 万令吉存进银行,1 年后就只值现在的9925令吉,有75令吉白白“蒸发”了。
理由二 定期存款利率普遍不变
定期存款和基金的另一个区别在于:定期存款的利率是普遍不变的,而基金定投的收益率根据你选择的基金公司的盈利水平高低以及股市的涨跌有些不同,N 年期的定期存款说白了目的也就是为了抑制通胀,但是基金的投资目的是为了取得收益。
数据显示:假设每月投资500 令吉,目标的基金年收益8%。
投资人A初次投资年龄25岁,他的投资年限是10年,总投资额为6万令吉,到了60岁退休复利总额则为62万6450令吉。
而投资人B晚投,初次投资年龄35岁,他的投资年限是20年,总投资金额为12万令吉,60岁退休复利总额则为43万2732.12令吉。
正像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不是原子弹,而是复利!”定投基金的优势正在于此。而这一点是普通的定存和零存整取达不到的效果。
理由三 定投基金抗拒市场风险
很多人不愿意把钱从银行拿到基金里是因为还比较担忧定投基金的市场风险。
因为基金毕竟是投资股票市场为主,投资者担忧股票市值缩水相应的基金净值缩水也是可以理解的。这就谈到定投基金和单笔基金投入的区别。
应该说,定期定额投资基金起到的就是聚沙成塔的效果,虽然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的回报率在牛市中比不上单笔投资。
但在震荡的投资环境中,确实能有效降低投资组合的波动性并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是一种可以助你逐步完成理财目标的投资方式。
由于定期定额是平均成本、长期投资、积少成多的投资方式,因此不需要太在意开始投资的市场时点,投资过程中市场表现一定会有高低起伏,但由于高点低点都买的缘故,还是会让投资成本趋于平均的。
长期投资之后,只要寻找一个相对好的时机卖出基金,获利的机会应该是很大的。
在说明定期定额抗拒市场风险的功效时有一个很好的例子:香港JF东方基金在1996年至今的10年间,香港市场先后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科技股泡沫等大的市场波动,基金净值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上下波动,也曾有过大幅缩水的记录。
但对于采取定期定额方式的投资者而言,根据晨星资讯(亚洲)有关数据统计,这10年间坚持缴款的投资人仍在该基金上获得7%左右的年复利回报,这一回报率足以帮助投资人轻松实现退休养老、子女教育等长期理财目标。
假如你距离退休还有20年,从现在起每月投资1000令吉直到退休,以年7%的复利计算,退休前每月投入的1000令吉能令你在退休后每月支取2000令吉(连续支取20年)。
理由四 强迫储蓄的好方法
定期定额进行基金投资,除了有效对抗负利率和市场下跌等风险之外,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也是一种强迫储蓄的好方法。
在媒体工作的小陈今年27岁,大学毕业已有3 年,月薪2500令吉左右,原以为每个月存些钱没什么问题,可事实是工资基本花光,遇到大支出还要向父母寻赞助。
理财专家认为,其实像小陈这样的年轻人真正问题并不都在于收入的高低,而更多的在于用钱的方法。很多年轻人在刚就业时,很难存下钱。
其实,每天少喝一杯咖啡,每月少买一双皮鞋,少吃一顿大餐就能成功告别“月光族”。每月从工资中扣除固定金额来做基金定投,不经意间就能为自己赚下一笔可观资产。
基金定投最低申购金额小于一次性基金投资,只需把平时的一些小钱拿出来投资即可,既能强迫储蓄,又不会造成经济上额外负担。
长期坚持,不光风险会逐渐减小,收益还会因为复利积累而变得巨大,小钱也能变大钱。
以下资料比较出投资十年在信托基金,定期存款与公积金的差别。从2002年3月25日开始投资,总投资额为 RM 61,000,截至2012年3月1日于信托基金的价值是: RM 113,010.54; 定期存款的价值是 RM 72,284.15; 公积金的价值是 RM 81,200.5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